Quantcast
Channel: nike Archives - KENLU.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88

網友 Ashbur Hsieh 鞋評 / Nike Kobe A.D. EP

$
0
0

評測者:
身高/體重:167cm/75kg
尺寸:us 9.5(陸碼:43)
腳型:正常偏寬一點點
場地:室外(略有沙塵)

《讓人愛恨分明的Kobe,優劣分明的A.D.。》

【抓地力】

這次的Kobe A.D.外底材質選用帶點黏性、質地稍軟的半透明外底,再搭配上類似Kobe A.D. NXT 360的顆粒狀外底紋路,在球場上作各種跑動時都能明顯感受到它強悍的抓地能力,但這種外底材質非常容易吸附灰塵,可能需要不時擦拭,才能保有這強悍的抓地感受。

【緩震性】

「後跟緩震上腳“超有感”!」
如同前幾代的Kobe系列,這雙A.D.也是僅有足後跟單元設置Zoom air,但不同的是這次的Zoom air面積及厚度是顛覆以往的“大”且“厚”,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它在每一次的跳躍落地時給人的緩震感真的很爽,甚至在一般走路的時候都能明顯的感受到Zoom air的緩震感。而除了足後跟軟彈超有感的Zoom air以外,前掌的中底則是給我一種略有彈性的柔和腳感,整體來說Kobe A.D.的中底腳感算是相當舒適。

【反應性】

這雙鞋的前掌中底厚度一般,不會厚的重心過高,也不會薄的貼地感超強、緩震無感,它的前掌中底腳感稍彈,給人在啟動腳步時的反饋感也相當不錯,單就“中底”的反應性上可以給個不錯的評價。

【包覆性】

這次的A.D.採用一體式鞋舌鞋面的全內靴設計,僅以上腳感受來說,整體輕薄的鞋身面料,上腳後,包覆感算是“輕盈”的舒服,而不是編織面料那種貼合包覆,或是厚實的內襯填充的那種舒適感,當然,如果這雙A.D.只限於休閒著用而言還可以,在實戰中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支撐性】

它的鞋面以多種不同面料“混搭”而成,由鞋頭“非常纖薄”的透氣網布加上腳拇指部位的非常“局部”的熱壓,再到鞋帶第一孔較強韌的複合纖維面料,再往後就是較大面積的麂皮材質,以及鞋舌部位的透氣網眼材質……劈哩啪啦…弄了一堆材料複合,一言以蔽之就是“薄”!整雙鞋除了足跟的部分還有TPU以及不算厚的內襯填充還說得過去,其餘過度纖薄的鞋面在應付較激烈的腳步動作時(例如:急停、變向……等)就顯得不足以應付。支撐性不足、保護性亦然。

【耐用性】

畢竟這雙A.D.是一雙室內球鞋,較為軟質又有點黏性的外底材質,今天在室外場地僅僅2hr的實戰,就已經有非常明顯的磨耗,如果各位是要買來作為室外場地使用,已經可以預見外底的磨耗速度一定很快,但如果是因為喜歡它的外型帥,且不介意高汰換率的話,那就買下去吧。

【總結】

2018的Kobe A.D.優劣非常明確,基本可以把這雙鞋簡單視作兩個部份:「面、底」,面的部份,總地來說就是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改進,而底的部份有一點,我個人覺得還好,但很多人都一定會在意的“抗扭轉”,大家都知道它的中底沒有碳板、沒有TPU,所以抗扭轉當然就……。
個人覺得,如果把它當作休閒鞋,偶爾拿來打打球還行,但如果是要拿來作為高強度的球賽使用……建議還是穿戴護具!降低受傷的風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8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