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k here to view.

進入十月中,再怎麼樣酷熱的天氣也變涼了,配上偶爾的陣雨,真是越來越好睡(zzzZZZ),怪不得人的賴床情緒十分容易出現。但另外一方面,卻能感受到周邊有人越來越積極地在準備著某些事情,的確在發生著,早已在發生著。像是我家裡兩個女生,一個忙著準備明年的會考,另外一個則是無論晴雨,幾個月前就開始每天吃著課表往年底的全程馬拉松靠近的行程,奮戰精神實在讓人相當佩服,真的是滿滿的正能量。
這樣的氣氛,搭配上「限界を作るな」(無視極限)這句充滿幹勁的勵志話語蠻剛好。說出這句話的大迫傑選手據說是位「哇某尬意輸欸感覺」的人,還記得三個月前在 Pegasus Turbo 活動會場中首次親眼見到他,就被他當時的氣場給吸引,那時候真沒料到我見到了打破亞洲馬拉松紀錄的選手,與那次印象相比,十月跑完芝加哥馬拉松後他風塵樸樸地首度訪台時,兩次見到大迫傑的感覺差不多,至少我一開始是這麼認為。
東京或台北,不管在哪裡的他在媒體活動中似乎鮮少露出笑容,不擅日文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回答問題前總愛以 soudesune 開場,然後搭配著他炯炯有神的目光回答我們的問題,全然認真以對的感覺;曾有人說過 “hard work beats talent when talent fails to work hard” 這句話,擁有天賦的傢伙又這麼樣絲毫不放鬆地 work hard 的時候,你可以感覺得到他真的難纏。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這邊插花一下,提到「大迫」,很難不讓人想到,前陣子世界盃時的流行語「大迫半端」,這句話的簡單翻譯大概就是「大迫選手實在不得了啊」的意思,這邊的大迫選手指的是大迫勇也選手,當年的中西隆裕選手大概怎麼也沒想到這段專訪在日後成了流行語,的確,在被連四場都連進兩球的表現,足以讓人(帶著深深不甘願地)大嘆對手的難纏。大迫勇也在今年的足球賽裡也表現出色,甚至連大迫傑也在大迫勇也在哥倫比亞進球之後幽了自己一默「昨天開始粉絲增加了不少,但進球的不是我啊!」
朝起きたらサッカー系アカウントからフォロー増えてた。笑笑
ぼくはゴール決めてません!!笑コロンビア戦凄い、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suguru osako (@sugurusako) June 19, 2018
話說回來,大迫傑的天份其來有自,雙親都有持續接觸長跑運動的習慣,父親大迫猛是擁有5000公尺跑進二十分鐘實力的人,相信在成長過程中,雙親對於運動的理解跟支持幫忙了不少,或許也是這樣的支持,讓大迫傑有勇氣成為日本長跑界的「異端兒」,在台北的活動之中他也提到「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去到美國,實在是相當的挑戰,尤其是要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都是需要克服的」,但也因為如此,「我所有的時間都集中在訓練上,這點對我來說有相當的幫助」
這次的活動中,大迫傑也簡單提到前往美國參與 NIKE Oregon Project 計畫的緣由,「2010年的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我見到了非常厲害的選手,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能夠更近一步」,回來攤開 wiki 研究一下,2010年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10000米第8名、201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10000米第21名,而後到了2014年時的大迫傑取得了日清企業選手的身份,同時間也參與了 NIKE Oregon Project 的訓練,到了2015年更是離開所屬實夜跑團,全心投入 NIKE Oregon Project,而2013-2015年之間電腦螢幕上顯示的是 日本人學生最高紀錄、銀牌、日本紀錄達成 等等成績,擁有這樣的成績,究竟是什麼驅使著他不斷向前,「我思考著我的能力是否受到訓練方式的限制」大迫傑回憶起那段時期是這麼說,若易地而處,有多少人可以有能力提出這樣的想法、做出這樣的決定,實在令人相當好奇。
Image may be NSFW.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上週五(與緊接著的週六)都有不小的雨勢,是難以忽視的大小,在無法估計的天氣之中,我們來到汐止的運動中心看大迫傑跟學生菁英跑者的交流,本來是由各校交流訓練動作的暖身,大迫傑意外地主動分享了他自己的跑前準備動作,對外行人如我來說,感覺看起來沒有太大難度,卻可以感受到這位才沒幾天就從芝加哥、東京再到台北中山又轉戰台北汐止的運動員絲毫不見倦容,這些準備動作除了是分享,也許也是他自己想動一動。
看過大迫傑的跑步影片的朋友,相信都對他驚人的速度與步伐留下深刻印象,對於自己的跑姿他說「我是以節省多餘力氣的姿勢在跑著」,全身肌肉不斷輪轉進行著的過程,當然不會像短距離賽事那樣展現吞噬跑道的氣勢,但的確是行雲流水,「在每一段距離過後,我就專心放在下一個距離的到來」大迫傑說「最後接近終點的部分,就會想到過去一個人的日子、訓練的種種付出。」
We do not play the piano with our fingers but with our mind.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不可能用「前掌著地」來概括說明這位創下亞洲紀錄跑者成功的秘密,但若是想要進一步了解他,我想說週五下雨的那天,戴著帽子跑過波馬、芝加哥馬拉松的大迫傑,上週五在汐止運動中心的大雨裡,他戴上帽子笑了。是先前沒見過的笑容。
I love Taiwan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非常謝謝台灣跑者和粉絲的熱情歡迎,讓我很享受在台灣的時光,期待下次再相聚!#taiwan #raipei #台湾 #台北 pic.twitter.com/isIZ3xmXdU— suguru osako (@sugurusako) October 15, 2018
所以說,原來秘密是帽子啊(大誤)
大迫傑的學長,同樣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的村上春樹,用「救援的確信」來描述知名作家費茲傑羅不斷勤於寫作的原因,時勢好、時勢不好,順心與否,他都緊緊抓著小說繼續寫,也許跑步也有類似的「救援的確信」的效果,對某些人來說。在跑過這兩小時之後,那恍惚不確定的目標越來越近,甚至有可能突破,的確是充滿魅力的一段。
但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要跑超過三、四、五個小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