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86

網友 Ashbur Hsieh 鞋評 / Nike React Hyperdunk 2017 Flyknit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筆者:
身高/體重:167cm/73kg
尺寸:us 9.5(陸碼:43)
腳型:正常稍寬
場地:室外(略有沙塵)

《老鞋新說》

【抓地力】

Hyperdunk 2017 flyknit的外底是由足底各個不同位置的受力點為中心,向外擴散的同心圓形紋路,且其紋路自鞋底一路向上延伸至整個中底外緣。在室外場地的使用表現,簡單說就是“優秀”,不論各種腳步的動作都未曾出現過打滑的現象,而它的抓地力也不是“死緊”的感受,就是在配合各項動作的反應上,表現都恰到好處,使之動作反應流暢。

【緩震性】

全掌 React 中底緩震系統,在跳躍落地時,能感受到後掌中底的緩震腳感不似zoom air般的Q彈,而是一種較有韌勁的高回彈中底腳感,雖然它不是多麼澎湃的緩震,但實戰中React提供的緩震也已足夠。而前掌部份則是場地感十足,有賴於React的高回彈,在前掌啟動、蹬地等動作時,力的反饋相當快速,很適合大量跑動、強調速度類型的球友。

【反應性】

綜合前述的優秀抓地力及高回彈的中底反饋,hyperdunk 2017 flyknit 在反應性的部份就是非常優秀,各種腳步移動下的反應都相當迅速,絲毫不拖沓,也是我非常喜歡這雙鞋的主要原因。

【包覆性】

hyperdunk 2017 flyknit,顧名思義,就是使用flyknit的編織面料,除了鞋面前端使用分區的編織面料來加強前端腳趾的保護,鞋帶系統也使用flywire加強雙足的動態包覆性,而鞋領部份則是很有趣的設計成類似與Nike Kobe 1的“偽高筒”鞋領後跟造型,這種設計一方面不會因為筒高而造成足踝活動不靈活,另一方面使用了flyknit的面料能更加貼合足踝,使之足踝保有良好的活動性之餘,還能有很好的貼合感,當然,你必須要是入手flynit版本的2017,才能有這種有趣的體驗。

【支撐性】

延續前述的鞋面包覆,hyperdunk 2017 flyknit針對鞋身各個部位,使用了強度、彈性不同的編織面料,如:腳趾上方的加固、鞋身中段的動態鎖定、足踝處“偽高筒”的靈活貼合包覆,輔以足跟處的內襯填充及內置tpu……等,使整雙鞋擁有良好的靈活性同時也保有相對足夠的支撐性。

【耐用性】

2017……至今2019也過了兩年,因為我個人的用鞋習慣是一直輪替,所以耐用性這個部份真的不好評論……。

【總結】

為什麼回頭再來寫這雙鞋?
是因為在我輪替的球鞋當中,這雙hyperdunk 2017 flyknit是少數讓我有強烈“鞋、腳一體”感受的球鞋,甚至會讓我有種“穿這雙鞋都打的比較好”的錯覺產生,讓我非常喜愛。
總之hyperdunk 2017 flyknit是一雙從鞋面到鞋底、從足踝到指尖,每一處的配置都看得見對於細節的用心,綜合它的抓地力、反饋感、包覆性……等等,各項表現都稱得上是近兩年來非常優秀的存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86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