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nike Archives - KENLU.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07

網友 王亮棠 鞋評 / Nike Shox BB4

$
0
0

老鞋回憶—Shox BB4

大家好。最近老飛人VC穿的Shox又引起不少討論,很多人想要在他退休前買一雙,不論是穿來回憶,或是一償宿願,總之Shox又被重新提出,並終於復刻了。

作為原版Shox BB4的愛好者,也想跟大家聊聊我對Shox的想法。

初版一代Shox,包括BB4、R4、Tr,我全都買過,BB4藍白、白紅各一,R4白銀紅、黑各一
,Tr藍銀色。

這是Nike Alpha project 的知名大作。雖然毀譽參半,但是就一個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這個系列實在是成功到不行。

首先就產品理念而言,這些設計都是給專業運動員在進行特殊運動項目時的特製工具,所以一般使用者若不先認清這點,就會有錯誤的期待。

BB4強調的是支撐、緩震、全面保護,就這點而言,他做的再好也沒有了。

BB4一開始的代言人除了VC外,另一個很有名的,就是姚明。我對一張圖片印象很深刻,
姚明穿著BB4,持球準備背打,那雙腳下的BB4前段,已經被姚明壓到很明顯的變扁,連Shox都看得出來變短了。但是中後段的形狀得益於良好的底盤支撐,沒有太大的形變。

而換到Reebok,姚明光在球場站著,就能看到鞋子被壓到變形,就不用提保護與支撐。

這邊有兩張比較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我一下找不到BB4的,只好拿後期的Shox姚明著用照,但也可以看出支撐差異性。
Shox

View post on imgur.com


第一雙Reebok

View post on imgur.com

連後期姚明不斷的腳部傷勢,都被怪罪到Reebok的低端科技。
https://kknews.cc/sports/gjbey88.html

到Reebok的後期,後段緩震中底的造型竟然狀似Shox,而且持續好幾代,能說不是巧合嗎

View post on imgur.com

換句話說,Shox的支撐、緩震真的非常棒,特別是對大體重的籃球員,實在非常受用。

那為什麼毀譽參半,最後甚至退出球鞋舞台?
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Shox在推出之時,幾乎已經達到該技術的頂峰,改進的空間極小。對於不斷推陳出新的球鞋市場來說,外型不變,很快就令人厭倦,所以Nike只能不斷的
做各種變化,包括前掌彈力柱、氣囊彈力柱、球型彈力柱等等。但這些改變始終沒有突破
BB4的高峰,而且售價高昂。這對於開始停滯,甚至走下坡的球鞋市場,都是不利的。
加上代言人VC傷勢不斷,科技定位又是真的極度專業的特定運動員,一般使用者很難感受
它的好,都是難以為繼的因素。

因為,Shox「真的」不是拿來穿軟,穿爽的,走路根本不能感受到他厲害的地方,要實際
下場,激烈的打球、跳躍、衝搶,在危機發生當下,他幫你解圍時,才能真正感受這項科
技厲害的地方。

R4其實也是一樣,強調支撐,但跟BB4不同的是,他的彈力柱更強調推進力。

我當時有初版97 Max。97 Max跟R4選一雙,絕大多數應該都會選97,因為覺得比較軟。其
實大家都錯了。

97 Max初上腳會覺得好穿,可是如果像當時的我一樣,在球鞋店上班至少12小時,腳掌會
非常酸痛。因為氣墊太硬,中底沒有緩衝。
反倒是R4的前掌比較軟,中底的TPU足弓支撐很棒,穿久不會不舒服。
而跑步時,兩雙的推進力都很棒,但R4的穩定性又更好,比較不容易因為氣墊形變不均而
晃動。

加上R4前低後高,對矮子如我,拉線條的效果真的超好XD

至於Tr,就真的是很難穿了。鞋底走路會滑不說,前高後低的設計,穿久真是非常難受。
我還穿去打球過XD

不過這不能怪他,因為他的設計就是讓你做重量訓練用。前高後低可以確保重心留在後面
,比較不容易發生危險而受傷。
但當時我在健身房幾乎沒有做硬拉和推舉,只有做臥推,所以沒感受過他的好。

作為一個在初代Shox上花過很多錢的消費者,我是真心喜歡當時這項科技帶給我的感受。

我覺得BB4真的是最適合我的球鞋,後面再也沒有了。也許2K4很好穿,81分那款也超好穿
,AJ 13初代超好穿,AJ 33 SE也很好穿,但都沒辦法提供像BB4給我的安心感,讓我毫不
猶豫地衝入禁區搶球對抗封蓋。

而且又超級耐磨,征戰大小室內外球場,都可以穿個兩三年,真的神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0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