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戶外epoxy
身高/體重:181/81
size:us12
位置: stretch 4延(養)伸(生)4號
槓話前言:
正當Lebron 18在各大outlet打到骨折的同時,Lebron 19悄悄上架了,正在慶幸首發bred配色對我來說免疫的情況下,接下來竟然出了這個湖人色調的,私心覺得有8代的鞋幫切割加上9代的裝甲感搭上私人主觀認定的類鋼彈配色簡直完美詮釋了重裝機甲的概念,對不起了5倍券,我需要這個酷東西。
特色:
前zoom max 後air max緩震、全掌內靴、兩側氣墊式填充、鑽石型環抱式穩定片(鞋身兩側上翻TPU連結鞋底Y字型抗扭片)。
抓地(變向/急停):
很久没有遇到先寫缺點的鞋了,這雙最大的敗筆大概就是外底的紋路設計以及抓地力,紋路太過密集,雖然材質不是太軟,但竟然採突起顆粒狀!?設計概念有Voparmax的即視感,原本的抓地力就不大好,磨損後應該會大打折扣,直線加速及後徹步尚可,跟Lebron 18差異不大,可是左右橫移的抓地力比起前作還要糟糕,影片前幾球有刻意試試切入的腳感(各種被斷球),連我的貧弱腳力都可以感受到變向摩擦力不大夠,沒辦法牢牢吸緊地面。(橫向抓地:3/10、直向抓地5/10)。
緩震&反應(彈跳):
先講結論,前掌回彈感澎湃,後掌穩定吸震不過軟,中底cushlon泡棉加上前掌zoom max後掌air max ,屬於比較貼近戰功能取相而非前作的單純堆疊感,基本上沒啥好挑剔,鞋底前後氣室連接的導管經對岸拆解為誤導的設計,實際並未連接,免去斷管的疑慮,雖然前掌氣墊的型態有點像alpha dunk,但鞋底溝槽切割方便彎折形變及鞋頭略作上翹的細節處理,讓這雙重心較高的鞋在反應性上不致於一無是處,雖然反應會扣點分數,但緩震感對於重型坦克打法絕對是腳感爆棚。(緩震&反應:10/10)。
包覆&場地感(啟動):
Lebron在鞋身設計藏了一些三角元素,包含鞋幫造型、鞋領2側氣囊以及鞋側上翻的TPU設計,讓整體鞋身沿用了18代speed+power的概念,保持速度感,但19的切割及造型更符合8-10代的重裝機甲設計,鞋身採用久違的全掌內靴加上外層強韌尼龍布的雙層複合式鞋面(有點像強化版的KD12 QUAD-AXIAL Flywire 材質 ),有2組鞋帶孔的飛線是有連接到鞋身的,也有與鞋側TPU連結,拉緊後鎖定效果很好,包覆感不會像17代腳踝的死緊、或是18代的空洞,內靴兩側雖然較低,但搭配兩側加高鞋領以及可視化氣囊枕環抱,基本上屬於服貼且穩定的包覆感,19代的氣囊屬於有感設計,不會像18代放在裝飾性的位置,且包邊處理應該不會有18代容易破損(露出襪子XD)的風險,鞋帶綁緊屬於人鞋一體的狀態,只可惜重心較高,導致場地感沒有那麼貼地,但啟動感是還不錯,鞋身沒有過多空間也沒有壓腳背的不適感,蠻喜歡19代的包覆設計(包覆:8/10)。
鞋身剛性/支撐- (穩定):
前文有提到19代我覺得在上又回到8-10代的安全感,不單是造型上、結構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包含鞋側重新設計超大範圍且連接到鞋底的巨型TPU,搭配緩震加上物理抗扭的air bag氣墊型態,防側翻部分,底盤外擴處理且外側有outrigger設計(雖然不是非常明顯),在剛性及穩定性上解決17、18代側向支撐不足的問題,可以意會到老詹37歲該有的配置(話說他本季坦克切比例也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全世界都知道他要投的不講理三分)(鞋身剛性:8/10)。
總評:
勸敗點-適合重裝坦克型站椿打法、需要緩震點滿的族群
勸退點-價位半雙kobe,重量一雙kobe的鞋
變向型:精通crossover、橫移等各種橫向動作,代表人物->Kyrie Irving
急停型:拿手stepback、急停跳投各種直向動作,代表人物->James Harden
彈跳型:經常連續衝搶、禁區卡位等各種起跳動作,代表人物->Russell Westbrook
啟動型:當playmaker掌控全場的欲望、技能平均型球員,代表人物-> Lebron James
穩定型:進攻技巧多元,要求鞋身整體穩定來支撐各種試探腳步,代表人物-> Carmelo Anthony
The post 網友 Albert Tung 鞋評 / Nike LeBron 19 appeared first on KENL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