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場地:戶外epoxy
身高/體重:181/81
size:us12 (瘦腳可以小半號)
位置: stretch 4延(養)伸(生)4號
槓話前言:從Witness III開始關注這個支線,樸實簡約的外型加上不錯的實戰表現,顏值在IV代大爆發,後跟浮雕獅頭令人驚豔,不過防側翻的糟糕體驗,讓它獲得ankle killer (myself)的稱號,V代共用大底加上外觀不進反退,勸退不少鞋友,這次在網上看過VI代諜照後,加上挺有誠意的鞋盒,決定給他一個平反的機會。
特色:L型開窗air max氣墊、側邊大面積TPU wing。
抓地(變向/急停):粗曠大間隔且刻痕深厚的傳統人字紋搭配水晶底,抓地力強且適合外場,不易卡碎石子,外底耐用性算nike良心之作。抓地蠻穩的,雖然沒有刺耳的磨擦聲,左右變向跟stepback都輕鬆寫意,直向會比橫向俐落,戶外使用會比木地板佳(橫向抓地:8/10、直向抓地9/10)。
緩震&反應(彈跳):接著說說這鞋最期待的乍看「全掌」air max,nike在可視化這一塊真的很搶眼,看看近期的LBJ XIX、G.T. jump,都把氣墊單元發揮的淋漓盡致,能露全都露,不該露的也完整露出(AJ 34)XD,為什麼說是L型勒,僅有前掌外側開窗部分是有氣墊單元,從國外拆解圖可以明顯看出內側是沒有氣墊的,所以實際上是一個L型,這招跟Ambassador XIII的前掌減料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不影響他的表現,緩震行程長,腳底受力平均釋放,不震腦,相對的反應性一般,因為反饋力幾乎都被air max的緩衝給吸收掉了,蠻適合喜歡連續衝搶的鞋友。(緩震&反應:8/10)。
包覆&場地感(啟動):鞋身主要是透氣網布構成,鞋面有加上一層尼龍材質加強,讓腳趾不易戳出鞋面,內裡材質就比較一般,也沒有內靴結構,所以包覆性走休閒的話是舒適,實戰則是略感空洞,加上EP版鞋內空間頗大,後跟阿基里斯腱會有點空虛,實戰後會有疲勞感,瘦腳建議小半號著用,寬腳可以原尺,場地感由於搭載air max氣墊的關係,重心略高(接近3cm),但是前掌較薄且鞋頭上翹,發力啟動不至於太拖沓,整體還行。(包覆: 6/10)。
鞋身剛性/支撐- (穩定):鞋側支撐的最大亮點就是那2片大大的TPU wing了,究竟實戰中能不能擺脫前2代ankle killer的稱號呢?老實說,在家試穿作靜態模擬的時候,覺得側翻的腳度蠻大,但實際上場時,雖然外側氣墊有明顯形變,但變向的時候可以感覺到TPU與地面形成一個三角形卡住腳踝避免翻船,但變向的力道過猛,兩側無明顯outrigger,可能會有抓不住的風險,crossover達人可能要慎選,鞋底無內置TPU片,採氣墊物理抗扭,加上外底有溝槽設計,前腳彎折點約在橫線構槽處,前掌發力時不會壓迫到足弓,看起來在安全性考量這塊似乎稍微有作一些設計,喜歡air max腳感的朋友也推薦air max impact系列,雖然僅後掌air max,但顏值及實戰性能亦不差(鞋身剛性:6/10)。
總評:
勸敗點-休閒、實戰皆可,outlet價可輕鬆入手
勸退點-耐用性偏高(不能一直換鞋)
The post 網友 Albert Tung 鞋評 / Nike LeBron Witness VI appeared first on KENL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