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84

官方新聞 / 不信極限:Mo Farah 漫漫長路

長跑運動員 Mo Farah 在 2012 年倫敦奧運會上勇奪男子 10 公里冠軍時,已經將一個偉大的成功故事推向了高峰。在還剩最後三圈的時候,他開始了他象徵性的衝刺,為英國隊再添一金。獲勝後,他激動地擁抱了年幼的女兒 Rhianna 以及當時懷有身孕的愛妻 Tania。

然而,Mo Farah 還要帶來更多驚喜。他一周之後重返田徑賽場,參加男子五千公尺決賽。當他踏上起跑器時,Tania 即將生下一對雙胞胎。Mo Farah 認為,一枚金牌是不夠的,兩個小寶貝意味著要為他們獻上兩枚金牌。比賽開始,他的優勢遙遙領先,Mo Farah 始終跟對手拉開距離,在又一個完美的衝刺之後,Mo Farah 衛冕成功。

Mo Farah 臉上寫滿喜悅與驚訝,他張開雙臂,揮舞著英國國旗並擺出招牌的 “Mobot” 姿勢,擁抱勝利、回應群眾支持的歡呼。他回想:「大家給了我莫大的支持。那一瞬間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候。它改變了我的一生。那次奪冠意義非凡。75,000 名觀眾喊著你的名字為你喝彩,沒什麼比那更棒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001

Mo Farah 深知成雙成對的力量。Mo Farah 於 1983 年在索馬利亞的摩加迪休出生,只比他的雙胞胎哥哥 Hassan 晚了幾分鐘。在他們八歲時,他們全家準備移民到父親工作生活的倫敦,然而當時 Hassan 身患重病無法長途跋涉,一家人不得不暫時留下他。幾個月後當他們回來接他的時候,Hassan 已經因索馬利亞內戰與其他親戚逃亡到其他地方,蹤跡不明,Mo Farah 一家只得回到倫敦。

親人離散之痛對於初到陌生環境的 Mo Farah 影響巨大。他與哥哥有著近乎心靈感應般的血緣牽絆,有時甚至能感受到哥哥的心情波動與身體狀況。Mo Farah 不得不在適應新生活的同時調整這種劇烈的思親之痛。起初他完全不懂英語,儘管表親們教會他一些簡單的對話,但是日常交流仍然有很大的問題,時不時讓 Mo Farah 捲入校園鬥毆,讓他深感害怕、孤立,心灰意冷。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002

後來 Mo Farah 在足球中找到了慰藉並加入一家地方社團,即便他說自己「什麼技巧都不會」,只是單純地喜歡帶著球跑。然而正是這一嘗試,使得他的體育老師注意到他輕鬆自如的跑步風格,就在 Mo Farah 努力融入同學並在新社區找到立足之地的時候,老師帶來了他一直渴求的目標與支持,鼓勵當時只有 11 歲的 Mo Farah 加入當地的跑步社團,幫助他得到完整的培養。

Mo Farah 說:「如果我小時候沒有那些支持的話我絕不會有現在這樣的成就,當機會來臨時你一定要去做正確的事情。在跑步上,你只能依靠自己——不論跑得好壞,你都無處可以逃避,而且有的時候真的非常艱辛。你的隊友們可以鼓勵你,但是你才是那個真正踏上跑道完成比賽的人。教練會為你指點,但是他可不會拉著你的手跟你一起跑。」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003

「在跑步中,你只能依靠自己。」

1997 年 Mo Farah 第一次在重大比賽中優勝:英國校園越野錦標賽。在贏得更多比賽後,他在 2001 年終於在歐洲少年田徑錦標賽中奪得男子五千公尺冠軍。在碩果累累的出道時期,Mo Farah 曾經在佛羅里達州拜訪過一家訓練營,並且發現他從事這項運動的潛力:每次成功都有可能帶他跨越家鄉的邊界,每次勝利都有可能讓他離 Hassan 更近一步。

為了保證自己能夠繼續跟隨頂尖教練訓練並參與更大型的比賽,Mo Farah 在快餐店打工,同時也在一家體育用品店兼職店員。到了 2003 年,他終於存到足夠回到索馬利亞尋找哥哥的錢。那次重逢,他形容這是「最幸福的回憶」。儘管多年來生活境遇大相徑庭,兄弟倆仍舊在重逢第一眼時就認出了彼此:十多年後第一次聽到 Hassan 說話,Mo Farah 感覺就像聽見自己說話一樣。

與哥哥重逢填補了 Mo Farah 心靈上的空缺。他回到倫敦後很快就專注投入到跑步訓練中。他稱 2005 年是自己的突破年,他搬與一群肯亞長跑運動員住在一起,這極大地改變了他的看法。「我意識到自己『目光短淺』,小時候從未真正努力過。見到這些肯亞的跑者令我大開眼界,我就想『如果我要與這些人競爭的話,那我真的要非常努力才行。』從那以後,我專心訓練,開始了吃飯-睡覺-訓練的生活,至今如此。」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004

隨著訓練強度的增大,Mo Farah 的進步也逐漸顯現。2006 年,他在歐洲越野錦標賽男子比賽奪冠,並將個人最好成績從 13:30.53 提升到 13:09.40。然而就在他開始感受到成功的同時,他也開始嘗到競賽的苦澀:不可避免的失望。2008 年,在北京奧運會男子 5000 公尺的競爭中,Mo Farah 沒能進入決賽。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005

然而這令 Mo Farah 更加堅定,他將這次失敗看做是一個指標:天賦與努力讓他走到今日,但他需要更加多樣化思考並重新確定目標。「沒人會記得誰是第五名,但每個人都能告訴你誰是第一名。」Mo Farah 並未在訓練中盲目加量,而是開始了更加科學的訓練,訓練目的性更強、方法更加多樣,將更少的訓練量與目標的比賽日程互相結合。

這套包含了高海拔訓練與縮短恢復週期的冷凍療法等訓練策略被 Mo Farah 沿用至今。「我曾經以為跑步就是跑步,但是當你要達到更高的水準時,你就需要開始負重訓練、強化核心力量、進行不同配速的跑步訓練。我最喜歡的訓練就是速度訓練,超愛那種衝刺的感覺。」

2011 年,Mo Farah 準備邁出新一步——實際上是兩大步:新的教練與新家。「我知道 Alberto Salazar 是個超棒的教練,而我也渴望被他指導,但是我將不得不全家搬到美國的波特蘭住。我邁出了這一步,而我也認為這是我一生中最棒的決定。信任你的教練非常重要,而我與我的訓練搭檔 Galen Rupp 就完全信任 Alberto Salazar。作為一名馬拉松記錄的保持者,Alberto Salazar 經歷了超越凡人的努力才實現他的成就。他可不是一名普通的教練,他是經歷過這一切並取得成功的教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006

時至今日,Mo Farah 不僅是史上最成功的長跑運動員之一,也是最嚴於律己的運動員之一。除去受傷與賽前放鬆的時候,Mo Farah 每週訓練的跑量可達 125 英里 (約 200 公里),他估計自己在職業生涯中跑過的路已經足夠往返他的出生地與現居地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007

「對我來說,跑量就是關鍵。」

Mo Farah 說道:「日積月累的跑量就是我的盔甲。對我來說比賽其實非常簡單。然而比賽前你需要日以繼夜的準備,把自己關在訓練營裡,見不到家人,見不到孩子。這種時刻有時讓我有些傷心,但我會在跑道上發洩出來。我會時常惦記著比賽,但其實比賽的一切都是來自於訓練之中。」

始終支持他、經驗豐富的教練以及多樣化並專注的訓練的雙重力量見證了 Mo Farah 的成長,他獲得了靠決心與目標度過低潮的能力,這確保他能更上一層樓。2014 年的健康問題,2015 年打破室內兩英里 (約3.2公里) 的世界紀錄,以及今年的國際田聯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季軍,這些經歷都讓他更加篤定。「我感覺我的背後隨時被人拿槍瞄準著。因為我所取得的成績,這種情況很難避免。對手們知曉我的一切,專心研究我。所以,未來只會越來越困難突破。」然而,他依然決定將男子 5 公里與 10 公里的世界記錄收入囊中,讓祖國站在世界之巔,向世界證明站在這的就是世上最偉大的長跑運動員。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008

「在運動生涯中,你終將遇到厭倦並想放棄的一天,到那時你將把你的跑鞋束之高閣,不過我還沒到那一天。今年比以往都要強烈,我想要為了孩子、為了家人、為我自己繼續奔跑。我想要贏,我想創造歷史,我想要繼續跑下去。我想有一天能真正讓我的孩子們感到驕傲,說:看,老爸真棒。」

這篇文章 官方新聞 / 不信極限:Mo Farah 漫漫長路 最早出現於 KENLU.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84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