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nike Archives - KENLU.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83

網友 趙樹海 鞋評 / Nike Air Zoom G.T. Jump

$
0
0

前言:早先釋出多種GT鞋款配置圖時,其實我沒有多注意,畢竟這幾年早習慣NIKE在中底瘋狂堆料的設計。
但看到KENLU.net介紹G.T.Jump的文章,再上網看看YTer的分析,唉呦,感覺很不錯耶。
堆疊中底材料之外還能不失保護跟反應??那麼厲害~~
雖然上上週穿B.B. Nxt才小扭的到我,雖然買了LBJ18,屢次穿著因重心太高,仍舊怕怕的我。
還是上網找電商的價格,接著突然發現,阿 Acrossports 跨運動 運動鞋專賣 實體店面離我家不遠。
就臨時決定前往試穿。(ACS店面經營方式,有興趣可以參考KENLU內的文章)
當天試穿時,起身後第一個想法是:太誇張了~~太誇張了。
走動幾步後再向太太表示:太誇張了~~~
真的有夠澎派的緩震,當然不能錯過,KENLU.net推坑成功。

個人體型及球風:176cm/100kg之肥胖中年大叔,多在禁區拼搶籃板、外圍投射及快攻跑動、偶有切入。
著用場地狀況:乾淨室內木板場地、本次實戰約40-50分鐘。

包覆性:高筒鞋身加上可繫至腳踝以上的鞋帶孔,繫緊鞋帶後足部被緊緊抓牢在鞋內,且足跟隱約可以感受到被放置在杯狀物內(穩定片?),相對於LBJ18、BB NXT來說,雖然G.T. Jump重心也很高,但安心感差異非常巨大。
嘗試幾次左右踏步橫移,雖因重心高仍有外翻感,但程度尚算輕微,大概就是靠近懸崖就被救回來,LBJ18的感覺是在懸崖邊懸空了,BB NXT則是直接墜崖。
但鞋帶略鬆時,足跟就會有約略脫離杯狀物的不跟腳感,也許就是KENLU文章內提到的異物感,建議鞋帶要繫緊。

另外說到訓鞋的問題,引用KENLU的文章:「…Nike 訓鞋過程相當明顯,你會感受到鞋中段夾得很緊,編輯足弓就因此相當痠痛,鞋身也無法順著腳掌彎折…」
我完。完。全。全。沒有上述問題,難道Pebax Jump Frame折服在我的大體重下了?還是有小精靈半夜幫我訓鞋??
(不過話說我從AJ34-36都沒有遇過足弓頂腳問題,也許我的腳型剛好適合FRAME系列。)
當然還是建議大家最好還是實際試穿。

抓地力:佳。以這種水晶大底,此次在室內場表示正常,不過這次的木板場地實在太乾淨,打完幾場也沒什麼灰塵(見鞋底圖),尚待進一步驗證。

緩震:鞋墊及鞋身上有寫出採用的zoom system,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說了。
而如果你先前已經看過KENLU跟YTer的介紹,這雙鞋的緩震絕對是頂級無誤,但反應性當然非它強項,要說起步不可能跟如GT CUT這種比擬。(反正切入這種事對我來說很少發生,我是不在意。)
且我遇到很好笑的狀況是,多次在禁區爭搶籃板時,腦中想起跳,但發現自己沒跳起來??但是我又覺得自己明明腿有發力啊,到底是因為週日練腿的延遲性酸痛導致沒力,或是真的力量被吃掉,我再觀察看看。
最後提個一點,前腳掌處有個frame的接合點,感覺是個開掉的好地方,還真令人擔心。

結論:絕對絕對是鋒線球員目前的絕佳選擇之一,如果你要求極致緩震與保護性,那千萬千萬別錯過,目前電商有看到4XXX的價格。
但如果你追求場地感與反應性,顯然你有其他更好的選擇(ex:gelburst 25 or curry 9)
附帶提到Curry 9,抓地力也太可怕,走在室內乾淨木板場地,抬腳還會有鞋底剝離地面的聲音。(然後打完一次我的膝蓋就扭傷了)

The post 網友 趙樹海 鞋評 / Nike Air Zoom G.T. Jump appeared first on KENLU.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83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